《拣麦穗》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拣麦穗》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拣麦穗》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把握作品的细节描写,体会其语言魅力。
2、学习本文生动传神的语言,纯净朴素的语言风格,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3、仔细感悟贯穿全文的纯朴的人性之美。
4、体会文中作者蕴涵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把握作品的细节描写,体会其语言魅力,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2、通过揣摩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提高审美赏析能力。
教学方法:
问题教学法,讨论法,讲解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
一、导语:
a、继冰心之后,中国文坛又出现了一位熠熠闪耀的女作家——张洁。
正如她的名字一样,她的文章如一幅“幽雅淡泊的泼墨山水画”,“诗情画意被罩于一层由温柔的忧郁和缠绵所构成的朦胧薄雾之中,有点难以捉摸,却又强烈地拨动读者的心弦”。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张洁的散文《拣麦穗》,一起来走进张洁。
b、作者简介:张洁1937年生于北京,原籍辽宁,当代女作家。著有《沉重的翅膀》、《方舟》、《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等。其中《沉重的翅膀》获得第二届茅盾文学奖。她的作品以“人”和“爱”为创作主题,常在文坛中引起争论。她的作品以浓烈的感情笔触探索人的心灵世界,细腻深挚,优雅醇美。作者在以童年生活为主的“大雁系列”中,作者描述了一个憨知、纯朴的女孩“大雁”追逐美好的人与事的故事,《拣麦穗》就是其中的一篇。
二、字词积累:
字音:拣麦穗(suì) 磕(kē)碰 戏谑(xuè)害臊(sào)山坳(ào)蹒跚(pánshān)
词义:戏谑:开玩笑;步履:步行,步伐;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艰难的样子。约莫:推测,估计。企望:期盼,盼望。死乞白赖:纠缠个没完。大言不惭:说大话而毫不感到难为情。
三、整体感知,梳理结构:
首先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课文,理清文章思路。(四个同学一组)
思考讨论:
1、课文已自然地分成三个部分,请给三个部分拟上小标题、
2、结合文章标题思考:谁拣麦穗?在拣麦穗时她们有着什么样的梦?梦实现了吗?两者对梦的态度有怎样的不同?3、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明线,暗线)
1、第一部分:直接入题,叙写农村姑娘拣麦穗时的幻梦以及幻梦破灭,姑娘们拣麦穗或姑娘们的梦想;
第二部分:回忆“我”童年拣麦穗的幻梦以及得到温爱,我要嫁卖灶糖的老汉或我的梦;
第三部分:卖灶糖老人的离去,“我”渴望爱的幻想破灭,卖灶糖的老汉去了或梦幻的破灭
2、“我”:和姑娘们;我:嫁卖灶糖老汉姑娘们:换取嫁妆,憧憬幸福的婚姻;梦想破灭;我:寄托对人间至真、至善、至美的信念;姑娘们:麻木、顺受、
3、明线:拣麦穗;暗线:爱。汇成一曲催人泪下的人间挚爱的歌、
四、赏析全文、
A、精读第一部分、讨论思考下面的问题:
1、课文开头部分写到农村姑娘拣麦穗时的梦,它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引导:
a、为故事提供了一个背景: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讲解:前者是一个广阔的大背景,在这个表面美好,实则灰暗的背景下,作者不仅巧妙地暗示了世俗婚姻的愚昧和广大农村妇女在爱情婚姻方面的不幸,更哀叹了人生美好事物的易逝——连自己都不自觉地就放弃了,就像那些农村姑娘一样。这也是全文的情感基调(令人伤心、惆怅)。而后者表现的是一个具体的“个案”,表达的是一个天真烂漫幼女纯真的爱心。对比描述两种美梦的破灭,我们不难发现,两种美梦实际上有着巨大的反差。
b、总领全文,并贯穿全文,为下文写“我”儿时幼稚,纯真的梦作铺垫。
B、请同学分角色朗读第二部分(独白,“我”,二姨,老汉各一位同学)、
讨论思考下面的问题:
1、我是怎样的女孩?天真烂漫,幼稚纯真、天真无邪
2、怎样理解“我”的梦想——嫁给一个卖灶糖的老汉?
正因为“我”天真烂漫,幼稚纯真,才会有那样天真的想法。“我”的梦想和一般的农村姑娘的梦想不同,更让人同情,“我”也因此得到老汉的爱护。
3、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
这位老汉是一个十分慈祥和善的人,以卖灶糖为生,勤劳而乐观,对“我”很好,并非是真的想要娶“我”,“他那样朴素地疼爱我——没有任何希求,也没有任何企望的”。
4、老汉真是为了要娶“我”吗?怎样理解老汉对我的爱?
不是、老汉对我的爱是没有任何希求,没有任何企望的、这才是人世间至真,至善,至美的爱、也是作者才讴歌的爱、
C、精读第三部分,讨论思考下面的问题:
A、课文写到“我”在村口的柿子树下站着等卖灶糖的老汉时,有一段这样的描写:
那棵树的顶梢梢上,还挂着一个小火柿子。小火柿子让冬日的太阳一照,更是红得透亮。那个柿子多半是因为长在太高的枝上,才没有让人摘下来。真怪,可它也没让风刮下来,让雨打下来,让雪压下来、……
我仍旧站在那棵柿子树下,望着树梢上那个孤零零的小火柿子。它那红得透亮的色泽,依然给人一种喜盈盈的感觉。……(第三部分第7段和第9段)
1、请问这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象征)
象征:就是在文学作品中,明写甲事物,借写甲事物暗示乙事物,但甲事物本身作为一种表现手段,一种具体形象,也要求给予充分注意。
②运用了反衬手法。用“红得透亮的色泽”、“喜盈盈的感觉”反衬“我”听到卖灶糖老人离开人世时极度悲哀的心境,这里以乐景写哀景,使悲哀的感受更透彻肺腑。
2、“小火柿子”在这里有什么象征意义?
“小火柿子”在这里象征了自然界中那些生命力顽强的美好事物,它们历经风雨,不改本色。
3、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寄托了对卖灶糖老汉的依恋和喜爱以及对老汉离世的悲伤、痛苦、怀念之情。寄托了作者对人性美对人与人之间纯真感情的赞歌,对理想的人生形式的执着追求。
B、真的我常常想念他,也常常想要找到那个皱皱巴巴的,像猪肚子一样的烟荷包。可是,它早已不知被我丢到哪里去了。
1、“烟荷包”在文中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为什么作者常常想找到那个象猪肚子一样的烟荷包?
①“烟荷包”寄托了作者对老汉的思念与感恩之情。
②“烟荷包”虽然粗糙、丑陋,但它饱含了作者对 ……此处隐藏4423个字……p>
提示:抓住卖灶糖老汉与我对话的语言体会。
②体会这种纯真之情随着老汉去世和我的成长而流逝后的无奈。
提示:抓住“小火柿子”的景物描写和“烟荷包丢失”这一细节感受体会。
③讨论:儿时饱含朴素而纯真情谊的梦想为什么会丢失?
提示:作者失落的情绪来源于岁月的流逝导致人生美丽梦想丢失的伤感。
3、讨论这两个梦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共同的象征意义?
提示:这两个梦想都经历一个从生成时的美丽到破灭或失落时的怅惘的过程。这两个梦可以看成人生美好东西(一种生活、一份情感)的一种象征。追逐梦想也就是追逐人生之路上的美好之物。
四、阅读延伸活动
1、学生讨论这种梦破灭与丢失引出的惆怅与失落情怀在人类的精神追求之路上有一种怎样的普遍性?
幻灯展示海德格尔在解读荷尔德林的诗时的一些关于人类精神家园的话语:
“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
“诗人的天职就是还乡,还乡使故土成为亲近的本源之处。”
“生活里面应该有美。”
教师小结:作为人生行程开端的童年,像水流一样,在源头处是最干净,最自然的。人成长的过程,同时也是远离本性、远离自然而逐渐融入社会的过程,自然的本性不断地受到社会性的融解、侵蚀,人的心灵日趋复杂、矛盾,日趋远离原初的自然,而失去精神栖居之地。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在不停的寻找着自己的栖居场所,无论是现实的居所还是心灵的归宿。在享有物质生活的同时能够在精神的家园中“诗意地栖居”,这是一种至上的境界。我们渴望物质生活的富足,我们更渴望精神家园中美好的情愫充满张力,从而使我们的人生更丰盈、更饱满、更多姿多彩。
2、作业设计
请大家谈谈你曾经感受过的至真的情感及其对你的影响。以《永远留在记忆深处的……》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随笔。
《拣麦穗》教学设计5【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人物的个性、语言。
2、了解故事线索,学习作者安排故事情节的手法。
3、学习作者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文中所表现的纯朴人性之美。
【教学重点】:
1、把握作品的细节描写,体会其语言魅力,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2、通过揣摩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提高审美赏析能力。
【教学难点】:
1、把握作品的细节描写,体会其语言魅力,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2、通过揣摩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提高审美赏析能力。
【教学方法】:
点拨法
【教具】:
小黑板
【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张洁是当代著名的女作家,也是我非常喜爱的一位女作家。她曾经说过:“文学对我不是一种消愁解闷的爱好,而是对种种尚未实现的理想的追求,愿生活更加象人们所向往的那个样子。”那么她向往的生活,追求的理想又是怎样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拣麦穗》这篇课文,走进张洁。
板题:拣麦穗
二、简介作者:
张洁:我国现当代著名的女作家。她的小说散文集有《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小说集《祖母绿》。而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获得全国第二届茅盾文学奖。
三、整体感知,把握情节。
张洁作品的创作主题都是围绕着“人”与“爱”展开的。那现在我们就来欣赏她这篇描写童年的散文,一同来感受她细腻、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吧。
1、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整体线索。(同学阅读课文)刚才同学们阅读过课文了,现在我们请一位同学来给大家复述故事。
点拨:故事是开头写了一群姑娘们在拣麦穗,再讲小女孩也拣麦穗。拣麦穗就是为了备嫁妆。因为她想嫁给卖灶糖的老汉。后来老汉死了,小姑娘很伤心,在柿子树下哭。
2、请说出本文的主要人物。
点拨:大雁、卖灶糖的老汉
3、本文写到他们哪几件事?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
明确:大雁拣麦穗时说要嫁给卖灶糖的老汉
板书:拣麦穗嫁
请模仿这一格式归纳后面两件事,尽量用文中的词语
板书:绣荷包送站树下哭
4、大雁站在树下痛哭时,已不再是昔日那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了,她真的只是在痛哭“世上最疼爱我的那个人去了”吗?如果不是,请说明你的理由。
板书:一个美丽的梦丢失想念
今天看来,大雁拣麦穗、绣荷包是学着其他农村姑娘编织美丽梦想的开始,而卖灶糖老汉只不过是大雁实现梦想最好、最真实的寄托。当梦想丢失时,除了痛哭,更多的是深深的思念。
5、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明线,暗线)
点拨:明线:拣麦穗;暗线:爱。汇成一曲催人泪下的人间挚爱的歌.
四、赏析全文:
(一)精读第一部分,.讨论思考下面的问题:
课文开头部分写到农村姑娘拣麦穗时的梦,它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点拨:a、为故事提供了一个背景: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分析:前者是一个广阔的大背景,在这个表面美好,实则灰暗的背景下,作者不仅巧妙地暗示了世俗婚姻的愚昧和广大农村妇女在爱情婚姻方面的不幸,更哀叹了人生美好事物的易逝——连自己都不自觉地就放弃了,就像那些农村姑娘一样。这也是全文的情感基调(令人伤心、惆怅)。而后者表现的是一个具体的“个案”,表达的是一个天真烂漫幼女纯真的爱心。对比描述两种美梦的破灭,我们不难发现,两种美梦实际上有着巨大的反差。
b、总领全文,并贯穿全文,为下文写“我”儿时幼稚,纯真的梦作铺垫。
(二)、请同学朗读第二部分
讨论思考下面的问题:
1、我是怎样的女孩?
点拨:天真烂漫,幼稚纯真、天真无邪
2、怎样理解“我”的梦想——嫁给一个卖灶糖的老汉?
点拨:正因为“我”天真烂漫,幼稚纯真,才会有那样天真的想法。“我”的梦想和一般的农村姑娘的梦想不同,更让人同情,“我”也因此得到老汉的爱护。
3、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
点拨:这位老汉是一个十分慈祥和善的人,以卖灶糖为生,勤劳而乐观,对“我”很好,并非是真的想要娶“我”,“他那样朴素地疼爱我——没有任何希求,也没有任何企望的”。
4、老汉真是为了要娶“我”吗?怎样理解老汉对我的爱?
点拨:不是。老汉对我的爱是没有任何希求,没有任何企望的这才是人世间至真,至善,至美的爱.也是作者才讴歌的爱。
五、总结:
今天我们通过诵读,品味并分享了张洁的一段令人伤感的儿时经历,感受到她对至真至纯的美好感情的渴求,向往。也愿我们每个人心中的那份美好如风霜不倒的火柿子永远鲜红透亮。
作业布置:词句品味积累
板书设计:
拣麦穗嫁
绣荷包送一个美丽的梦丢失想念
站树下哭